懒癌患者有救了!机器人快递员有望明年在渝上岗

临空都市报 阅读:59 2024-11-23

­  ▲刘智勇

­  “最后一公里”,是快递业至今无法完美解决的桎梏。想象一下,有天你坐在家中,门铃响了,开门一看,一个长得像《机器人总动员》主角瓦力一样的机器人正站在门口,发出萌萌哒而又科幻力十足的声音:亲爱的主人,您的快递到了,请签收。

­  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场景将不再仅仅停留在想象中。最近,一家科技公司携带一款智能送货机器人来渝进行项目路演,这款续航长达8个小时的机器人,可以运送重达40kg的货物,实现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货服务。

­  据悉,该项目启动两个月就获得了来自plug and play在内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并且明年上半年项目有望落户重庆。

­  学生每人每年花10小时取快递

­  不如造个机器人来送货?

­  刘智勇是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在创业之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刘智勇,曾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ETH)攻读博士学位,主攻计算机交互和机器学习。2014年,刘智勇进入阿里巴巴工作,是“瓦力超级大脑”项目的负责人。

­  其实,早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刘智勇就有了创业的想法。有一次,他从网上买了一件商品,快递通知他到校园指定快递点取,“可清华校园太大了,光是那一次取快递,前后就花了半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

­  刘智勇当时心算了一笔账:清华大学在校学生超过3万人,按照一天超过3000件的校园快递量,每人每年至少要花费10个小时在取快递的路上。那怎么才能节约出这些宝贵的时间呢?刘智勇就想,为何不干脆造个快递机器人,帮人送货,既方便又节约时间?

­  续航8小时载重40公斤

­  机器人快递员还能“自动驾驶”

­  2016年5月,怀揣着成为一个企业家的理想,以及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的看好,刘智勇辞去了阿里年薪近百万的工作,联合另外两位创始人,组建了一个创业团队,正式研发智能送货机器人。

­  智能送货机器人长什么样?记者看到,这款机器人外形跟《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有点类似,共有6个车轮分布两侧。据介绍,这款机器人的最大载重40KG,续航能力为8个小时,最大速度可达到22公里/小时。

­  刘智勇说,智能送货机器人通过GPS初定位+机器人自构建地图再定位,能准确按照规划的路线运输货物,目前有效服务范围在5公里内,在行驶途中可自动避让路人、车辆,后期还可以自动识别交通信号灯,实现“红灯停、绿灯行”。

­  那怎么使用呢?用户只需下载一款APP,通过手机发起指令后,手机号码等身份信息直接与送货的机器人匹配,取货时APP一键解锁,即可打开机器人的储物仓门。管理者则可通过统一的后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包括实时位置 、使用数据、服务情况和用户反馈等数据。此外,一旦机器人在运输途中发生没电、爆胎等意外情况,将提供拖车服务,并及时补上服务空缺。

­  刘智勇表示,今年5月项目正式立项,两个月后就获得了来自plug and play以及清华创·创+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  初期定位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

­  未来进军外卖生鲜杂货配送

­  目前,刘智勇和团队还在和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试点。第一代智能送货机器人,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批量上市。

­  “第一代智能送货机器人主要瞄准的大学校园,解决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刘智勇解释,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的自取件配送,以及教职工的分散件配送。

­  针对学生的自取件配送,由学生通过APP下单,购买机器人的配送服务,将快件从固定的校园快递点运送到指定的地点,收费则按照里程数计算,“一般下来,每一单的配送费在2到3元钱”。

­  而针对教职工的分散件配送,则是与快递公司合作,由对方购买智能送货机器人或服务,取代人工配送。以清华大学的教职工分散快件为例,目前共有超过100个快递员在进行配送工作,以月工资6000元为标准,快递公司年人工成本720万。而一台机器人的采购成本一万元左右计算,一台机器人相当于一个员工,采购100台机器人代替人工配送,即便加上后期运行维护成本,配送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  刘智勇解释,之所以选择校园作为切入点,首先因为校园内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有市场需求。

­  据《2016年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快递行业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8%,在外卖行业,这个数字更高。

­  以某知名外卖平台为例,每单外卖商家需要向平台支付6元,而一单外卖的价格也不过集中在20元上下,外卖占商家总成本的高比例显而易见。

­  刘智勇说,未来,智能送货机器人的服务区域就将向外卖、生鲜、食品杂货配送拓展。商家按照机器人运载的货物重量和运输里程收费,而机器人则以每天的运输单次作为收费标准,商家也可根据自身需求订购机器人。

­  声音

­  概念虽好仍需克服技术难题 避免噱头大于实质

­  去年年底,亚马逊推出了无人机送货服务,在物流配送行业掀起了一轮热潮。在刘智勇看来,无人机配送存在续航能力有限、载重有限、坠落安全风险大等缺点,而智能送货机器人则可以弥补上述缺点。

­  “智能送货机器人送货,目前更多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未来落地还需要在大数据,技术上的更多研发。”速途网副主编、速途研究院院长郑春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配送比无人汽车的难度更大,因为路线更为复杂,存在上下楼、堆积物障碍等难题,对机器人要求更高。此外,在运送过程中如何确保快件的安全、无法运送超大快件等,都将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智能送货机器人首先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噱头大于实质”。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