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里来个“转型升级”(扶贫手记)
我入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访贫困户、老党员和致富能人。我记得很清楚,那是踩着泥巴一步一步走下来的,回到村委,我鞋子、裤子上全沾满了泥,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
后来听乡亲们说,正是趟着泥水入户走访,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觉得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不娇气、能吃苦,肯定也能干成事。而我这个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也深深感受到了“压力山大”。不过,压力也是动力……
解决用地的“结构性”矛盾
在农民眼里,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可现实是,不少农村地没人种了。为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不少中青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妇女成为种地的主力军,有的老弱病残家庭无力耕作,致使部分良田荒芜或低产,大行营村也不例外。但现实是,村里还有一些种地能人想扩大规模却没地种,有劲无处使。
解决这用地的“结构性”矛盾须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结合扶贫工作,我和村委一班人反复论证,认为除了加快土地流转,还应调整种植结构。“土地流转是不是变相收回土地?”农民把土地当做命根子,对土地流转存在疑问。转变观念,关键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带头实践,甚至可以带一些村民代表到外地考察。
村干部家的地流转出来了;出去考察的村民流转出来了;小麦、玉米收益低,不种了,改种绿色无公害蔬菜,建立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贫困户劳动力被优先安排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打工……既有地租收入,又有工资收入,一些观望的贫困户都主动来找村两委流转土地。
“陈书记,光靠农业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啥时候咱在家门口也能到工厂去上班,既能照顾家也能有固定收入?”一位村民点醒了我。村子里还真有60亩坑洼荒地、闲散地。整修填平!我们积极筹建商贸工业园区,吸引周边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努力为村里的贫困家庭、中老年人、妇女等提供就业机会。
对村容村貌“整容修复”
来到村里,就得扎下根来。作为第一书记,就要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带领支部一班人摸清村民的所思所盼,切实解决好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咱村的自来水管又破了”“用了20多年咋能不破?就是没钱换”……村民们议论着。
“这路坑坑洼洼,咋走”“新买的白鞋子,回村就成了泥鞋子”……在城里工作的村民回村抱怨着。
修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花费不是小数目。不过,越难的事,你解决了,村民就越服你,越相信党组织。多方筹集资金、找设计部门设计图纸……当7500米道路硬化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启动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时,村民们脸上舒展的笑容,就像村街巷两边种植的樱花那样好看。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能只是看电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村里的留守群体,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更需要精神关爱。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能只是看电视,更应注意实实在在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是带着温度,留守群体才能得到更多的慰藉。
我也是这么和村民交流的。可村民一句“没场所,没设备怎么耍嘛?”给我顶了回去。经过努力,村里建起了农村幸福院,整修改造了幼儿园,建设村民综合活动广场和村民文化大院的资金也已经到位,但村民的那句话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也激励我更好地挖掘村民需求,把要紧事、好事做到村民的心坎里。
不觉一年多过去了,头发白了,脸晒黑了,人也瘦了不少。不过,每当我走在村里那笔直、整洁的街道,不时会有村民向我友善地打招呼说,“我们会永远记得你的好。”我想,驻村两年,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有此口碑足矣!
(本报记者 潘俊强整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