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与小偷擦肩而过才发现自家被盗

重庆晨报 阅读:98 2024-11-23

­  “别多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住渝北区回兴街道某小区的夫妻俩遛完弯回家,在楼道口看到三个疑似盗贼的人得手后下楼。“怎么看起来像贼?”妻子小声对丈夫说,丈夫李凌(化名)劝下满心疑惑的妻子。回家看到满屋狼藉,才醒悟过来,刚刚擦肩而过的盗贼“光顾”的是自己家!

­  今(4)日,渝北公安分局发布消息,渝北警方在8月2日一举打掉一个利用技术性开锁实施系列入室盗窃的犯罪团伙。

­  明明反锁的门,为何一下就打开了?

­  36岁的李某、33岁的王某和26岁的王某租住在渝北区双龙大道附近。7月10日下午2点多,三人来到双龙西路某小区,在楼栋里走走停停。

­  在郭女士家门前,王某将耳朵贴在门上,仔细辨别屋内的声音。听到屋内没有动静,王某大起胆子敲门,没有人回应。李某和王某一起拿出专门购买的开锁工具,十几秒后就打开了郭女士家的房门。他们在郭女士家里仔细翻找,将值钱的物品都带走了,临走时,还将郭女士家的房门锁上。

­  郭女士回家开门时,将钥匙插进锁孔后,只转了一圈,门就“咔嗒”一声开了。郭女士很纳闷,她清楚记得,出门时明明反锁了房门。

­  进门后,郭女士看到满屋都是被翻动过的痕迹,这是遭贼了?吓得郭女士赶紧报警。民警让郭女士保护好现场,同时迅速赶到郭女士家里。经过清点,郭女士的1000多元现金、一台平板电脑、一些金银首饰不见了。

­  不到一个月,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  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立即进行梳理,发现近期接到了类似警情10余起,民警随即到现场调取监控,并经过大量调查走访,最后明确犯罪嫌疑人为王某、张某、李某。警方发现,3人利用网购的开锁工具,流窜7个区县进行盗窃。

­  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精心制定抓捕方案,兵分多路。经过多日蹲守,8月2日晚,民警在渝北区双龙街道,将正准备出门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  犯罪嫌疑人交代,36岁的李某和33岁王某是发小,曾因盗窃一起坐过牢,去年底出狱。由于懒散惯了,两人出狱后仍旧无心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没钱花了,就想着“重操旧业”,喊上有车的“狱友”张某,精细分工。李某从网上买来开锁工具,还顺带学习了开锁技术。王某进去偷窃,专挑没有围墙、安全系数较低的单体楼进行盗窃。辗转渝北、合川、綦江、璧山、涪陵、永川、长寿等7个区县,作案10余起,涉案财物价值10余万。

­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盗窃罪已被渝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擦肩而过”没认出盗贼 有条件的家庭可配备摄像头

­  民警介绍,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邻里之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让盗贼有了可乘之机。

­  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4点多,在渝北区回兴某小区,50多岁的李凌和妻子散步回家,在楼梯口,看到3名男子鬼鬼祟祟地下楼,还是陌生面孔。“怎么看起来像贼?”妻子小声对丈夫说。李凌赶紧制止妻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管闲事。

­  两人随后上楼,轻松将房门打开,看到家里狼藉一片,1000多元现金和首饰不见了。才醒悟过来,刚刚与贼擦肩而过。追下楼,早已没了三个窃贼的踪迹,李凌赶紧报警。

­  民警提醒,得知人们晚上的防范意识较强,窃贼一般选在12-17点时间进行作案,以上班族住宅为主。多以交通便利或无物业管理的普通居民住宅为主,基本选择二楼以上的楼层,房门锁芯多为“十字型”锁和“一字型”锁。作案人员一般2人以上结伙作案,团伙成员分工明确,大多一人入室实施盗窃,其余人负责望风。

­  “出门不反锁等于没安锁。”民警表示,门锁防盗的本质是“拖时间”。反锁、反扣、更换防盗级别更高的门锁是必要的防范措施。目前,公安部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制定防盗门锁检测新标准。现市面上出现一些高于A级、B级、C级标准的门锁,特别是智能防盗锁,分机械锁和电子锁两部分,且两部分锁分离,盗贼即便配备相同的钥匙也打不开门锁。同时,居民可安装警报器,有条件的家庭可配备手机远程监控摄像头。另外,小区物管要留意长时间停在居民区及周边的小型车辆,对在小区内游荡的陌生人员进行严格落实登记。住户之间一定要邻里守望,互相熟悉。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刘蕊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