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民族脊梁)

人民日报 阅读:40 2024-11-23

­  这是冼星海在上海。

­  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  一部《黄河大合唱》,写于中华民族抗战救亡的关键时刻,激荡着曾经的时代最强音。

­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听闻此曲后的赞誉,成为冼星海40年短暂而伟大人生的注脚。

­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他在缺衣少食、频频失学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少年时代。酷爱音乐的少年冼星海,刻苦钻研音乐,先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半工半读。

­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于当年冬天启程前往巴黎求学。冼星海喜欢看法国国庆游行,法国国歌声中民众爱护祖国的热情,猛烈地敲击他的心灵。想到多难的祖国,他于悲痛中起了挽救祖国危亡的思念。

­  1935年冼星海回到了上海,创作了大量传唱度极广的作品。在武汉组织群众歌咏活动时,冼星海见到延安来的青年,发现他们“非常刻苦、有朝气、有热情”,深受感染。正当他在打听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他决定,去延安。

­  1939年春,延安一个宽大的窑洞里正举行晚会,诗人光未然一气呵成地朗诵完新作《黄河吟》。冼星海听罢,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要为诗谱写成“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精心的准备后,冼星海用6天时间完成《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著名记者斯诺在看过合唱的演出后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的、中西合璧的乐队。”

­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  在留下传世名作的同时,冼星海仍然在艺术上不断探求与拓荒。“我为建立中国的新音乐奋斗了多年,这种音乐必须真实地表现人民的心灵和具有新的形式、新的和声。”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自己的追求。

­  1945年,因病重冼星海被送往莫斯科治疗,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后,病逝他乡。

­  在冼星海的故乡番禺,隔年分别会举办一次星海艺术节与星海合唱节。在冼星海纪念馆旁,一个合唱广场背靠小山坡,音乐家生前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在这里响起。

­  (据新华社广州7月10日电  记者陈寂)

­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20日 09 版)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