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看发展——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评析
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GDP增长6.7%,高于全年预期目标阈值的下限,从季度GDP走势判断,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减速趋势以及国内深化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平稳增长是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最大亮点。
在产业层面,经济增长的亮点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的同时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迅速。上半年第三产业延续了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态势,增长7.5%,比第二产业快1.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优势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就是三产占GDP的比重继续增加,达到54.1%。近年来,除了高技术产业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以外,风起云涌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在需求层面,经济增长的亮点表现为消费平稳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稳定在10%左右的增长水平。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3%。在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增速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发挥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有利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消费数据,即乡村和城镇消费速度的对比。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0%,快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的增长速度。城乡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与收入数据相吻合,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9%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名义增长8.0%。事实上,我国的城镇化的过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互联网平台辅助下,农村消费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结构升级的潜力更大。
在微观层面,经济增长的亮点表现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去产能”初见成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4%,扭转了2015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加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需求减缓使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建立以市场化方式为主的过剩产能清理机制,同时还要通过政府适当的规制措施和行政手段营造倒逼机制、培育市场竞争,提高有效供给。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从政策、到组织、到实施系统性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效果明显。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去产能对PPI产生一定影响,二季度以来我国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平稳运行的中国经济潜力巨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旧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从需求侧上主要表现为投资乏力。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上看,制造业投资出现明显下降,只有3.3%的增长速度。制造业投资乏力导致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工业增加值指数持续走低,凸显工业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偏低、产品竞争力下降等问题。房地产投资从今年1月走出V型态势后开始趋缓,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同比名义增长6.1%,去库存仍然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相比制造业投资低迷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猛,上半年同比增长20.9%。但由于受投资回报率和地方融资能力等因素制约,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对冲能力难以为继。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的放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主导的基础实施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8%,创下多年新低。短期内我们可以依靠国有部门的投资对冲民间投资的下滑,但经济活力的释放还需要更积极的民间投资。要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效应。政府通过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形成生产性的公共成本,从而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刺激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尝试多种模式扩大民间投资进入领域,激活由过去政府主导的大投资,让民间投资参与并发挥更大作用。
就当下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而言,发达经济体增长态势总体上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元区经济复苏脆弱,货币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的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零增长的困境。以俄罗斯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目标,需要供需两侧齐发力,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继续扩大有效需求。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