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业永远在中国(胸怀鸿鹄志 归国展才华)
谭铁牛(左一)在讲解虹膜识别技术。
新华社发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的大国,解决大规模人群身份识别问题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虹膜识别技术是目前精确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也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十多年来潜心研究的领域。
从出国的那一天起,我就想着一定要回到国内
1985年,21岁的谭铁牛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国家教委公派出国研究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深造,并于1986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他又获得了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然而,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没有让谭铁牛放弃回国的心愿。“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从出国的那一天起,我就想着一定要回到国内。”
1996年,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一则中科院“百人计划”招聘广告引起了谭铁牛的关注。“广告里说要招聘一个从事模式识别研究的科研人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谭铁牛说。
最终,谭铁牛顺利成为了“百人计划”中的一人。接下来的1997年,是谭铁牛夫妇最繁忙的一年。他们双双向雷丁大学递交了放弃终身职位的辞职书,并卖掉了房子、汽车和其他家当。当时,曾有朋友建议他们为自己留条后路,但谭铁牛没有犹豫,还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要革命就要彻底革命!”
把自己的科研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1998年初,谭铁牛夫妇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回到了阔别13年的祖国。“回国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我相信,我的事业永远在中国,因为我的根在这里!”谭铁牛说。
回国后不久,谭铁牛就担任了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此也开始了新的科研人生。他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监控等。
谭铁牛意识到,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虹膜识别技术非常重要,“这个领域不仅关系着个人身份安全,也是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谭铁牛说:“作为一名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应该自觉地把自己的科研兴趣与国家的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在一起。”
从虹膜识别到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的众多问题,在这个新兴前沿领域中,谭铁牛带领着他的团队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还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出虹膜识别门禁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等系列产品,并通过技术转让方式组建了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唯实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无缝对接。
创新首先要有自信,要敢于想和做别人没想到的事
和谭铁牛共事过的同事们都说,他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回国伊始,谭铁牛就带领团队建设生物特征数据库,并提出数据库向国内外开放共享。他的思路是,要与国际同行多交流、合作,这样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提高水平,发展核心技术。
如今,实践证明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
前瞻的部署和研究,带来了虹膜识别技术发展的春天。如今,不仅诸多煤矿使用虹膜识别技术,而且基于谭铁牛团队核心技术的中国第一款量产虹膜识别手机也已问世。此外,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个用户使用谭铁牛团队建立的生物特征数据库,这也成为国际上共享规模最大、模态最多(包括人脸、虹膜、指纹、步态、笔迹、静脉等)的数据库,使我国在国际测试标准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席之地。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